经常见到黄日华的粉丝和胡军的粉丝争论他们各自的偶像到底谁才是最合格的萧峰代言人。
不是我和稀泥,两位大侠的确各有千秋,想通过争论使另一方接受己方观点,转投到己方阵营,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今天我想讨论的事情如题:有多少人应该感谢97版《天龙八部》?
看过一些香港连续剧的观众都知道,香港的这类作品都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而且演员的重复使用率相当高,特别是配角,翻来覆去老是那些人,想混成脸儿熟比在内地容易得多。
想想也是,香港不过弹丸之地,大小只有北京的几分之一,总共能有多少演员呢?
97版《天龙八部》当然也是这样拍成的,三位男主演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原著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不同意可以争论。
而配角们就相对“惨不忍睹”一些,特别是你如何能相信长相是那个级别的段正淳会吸引了那么多女子。虽然这些女子的长相也没好多少,但起码比他强些。
但我敢说,这一干人等当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部连续剧会在内地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说是盛况空前也不算夸张——几十个台都在放这一部片子,只是进度各不相同,如果哪位观众想把看过的某一部分再看一遍,很容易;想隔过一段去了解后来的剧情,也不难。
这种盛况以后恐怕再不会有了。
这部片子的服装、道具、布景等硬件和其它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片子没什么区别,不过几位主角的表演都还尽心尽力。
特别是黄日华,之前他主演的《射雕》、《义不容情》等给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似乎是消失了一段时间(如果不是请指出,我对港台剧关注不多,肯定会出错),再度出山就是这部《天龙八部》,让人眼前一亮。
那时他已不年轻了,肯定比萧峰的年龄大,不过好在这个角色也用不着装嫩。萧峰的沉稳,睿智,重情重义他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即使现在回忆起来,也能感到他在剧中的表演非常投入和卖力,从不故作深沉或是装酷,正是这种敬业精神和对角色的理解,使得观众观看时也很容易投入其中,感受那种悲凉与惨烈。
至少我当时看他最后自杀那一段时是真的流泪了,如果你想笑我,请便。
BTW,现在有很多片子看着就假,除了剧情和台词有问题之外,演员的卖弄也是很大的原因。
我记得那时北青报很有意思,开出了几个版面来讨论《天龙八部》,其中一个整版贴出的是《天龙八部》之豪华版,把观众心中最合适的各位扮演者一一列举出来。
我只记得几个了:
萧峰——黄日华、周润发
阿朱——王祖贤
阿紫——张曼玉
慕容复——温兆伦
现在看来有点怪,不过十年前这确实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
王朔那时曾列举“四大俗”,也说到过这部片子。提到王朔,我对他与众不同的言论和做法一向不大能理解,但我读过他以前的一些作品,如《许爷》、《各执一词》等,觉得他还是很有才的。
虽然他把金庸小说列为四大俗之一,但也承认看过这部片子的一些片断,偶尔也真被剧情带着走了,可后来找到《天龙八部》这部小说,才发现连第一本都看不下去。
说来也是,第一本几乎就没萧峰什么事,编剧们改编时自然也是大刀阔斧,好让剧情更加紧凑,线索更加集中。
这部片子使金庸小说再度火了起来,那时我去金台路的图书批发市场淘书,曾看到很多摊位都在热卖全套的金庸小说,有普通大小的,也有口袋本。漫画家黄玉郎先生还适时推出了漫画本。
我看到一个来批书的费了不少口舌砍价,但这折扣数就是降不下来,当时是卖方市场,人家不缺买主。
再后来,张纪中盯上了这一窝金蛋。金庸先生把《笑傲江湖》以一元钱卖给了他,这种先吃小亏再得大便宜的做法也令不少人津津乐道,因为后来的几部都不会这么便宜了。
《笑傲江湖》拍得见仁见智,在网上是骂得比夸的多。开始时的换角儿风波肯定也让张纪中死掉了不少脑细胞。结果是李亚鹏代替邵兵,而之前邵兵拍好的镜头也只好浪费了。
列位看官明鉴:对一个演员来说,敬业精神是多么重要啊?
其后的《射雕英雄传》“笑纳”了更多骂声,有网友把杨丽萍出演的梅超风评选为这一版里的第一美女,窃以为有道理,不知道周迅的饭会不会PIA我。
不过张纪中立场颇为坚定,他又推出了《天龙八部》。正所谓否极泰来,这一部的口碑空前的好,夸的很多,骂的很少。特别是这一部的选角是少有人诟病的,推出了几位不错的新人。
胡军早已不是新人了,之前演的电影、电视剧和话剧不少,但这部《天龙八部》给他带来的认知度恐怕是最大的。
他比黄日华年轻,服装造型也拉风得多,个人认为他的表演非常令人信服,如果非要和黄版的比,明显是少了悲情,多了豪情。可惜的是,过于花哨的拍摄手法有些喧宾夺主,同样是自杀那一段,他的两位把兄弟在空中悬浮的样子没法不拉观众出戏,起码我当时就是在想这是怎么拍的。
——算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例子,难道不知道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吗?
本片成功以后又有了《神雕侠侣》以及现在还未上映的《鹿鼎记》。《神雕侠侣》可能是这几部片子里最唯美的一部,不同于前几部的色调暗淡,它几乎每个镜头都很明艳。很多在景区里拍的镜头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当广告。
人物出场时,只要不是在大白天的室外,就一律打背光。背光效果好啊!看过《霸王别姬》的观众可能都记得影片的最后,虞姬拨出霸王的宝剑时,宝剑的后面就打着一束背光。
但《神雕侠侣》的背光真够多的,也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审美疲劳。
此外,无论室内室外,人物都是头发飘飘,衣袂飘飘。有风要飘,没有风制造风也要飘。但不管怎么说,敬业精神值得表扬。
好了,现在来说说有多少人应该感谢97版《天龙八部》:
1、金庸先生,这么说好像太怪了是吧?那好,他与这部片子算是互惠互利。
2、书商们。
3、张纪中。
4、喜欢张纪中的武侠片的观众。
其它还有哪些?